⒈ 亦作“言而不信”。
⒉ 说话不讲信用。
⒈ 亦作“言而不信”。说话不讲信用。
引《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三折:“更掳掠民才,弑君杀父,言而无信。”
刘绍棠 《蒲柳人家》:“整儿哥 言而无信,他说过心甘情愿把咱俩配成夫妻的。”
⒈ 说话不讲信用。元·关汉卿也作「言而不信」。
引《调风月·第一折》:「教人道眼里有珍,你可休言而无信。」
《警世通言·卷二三·乐小舍?生觅偶》:「说犹未毕,只见乐和睁开双眼道:『岳翁休要言而无信!』跳起身来。」
1、人言而无信,便一钱不值。
2、小明是个言而无信的人。
3、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哪怕是很愚蠢的,也总比言而无信的好。
4、言则必果踏实办事,为国为民赤胆忠心;言而无信浮而不实,害人害已祸国殃民。
5、破坏水堤的是腐朽的树根,破坏友谊的是言而无信的人。
6、别听他的,他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
7、我们应该说到做到,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