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使百姓受祸害。
⒈ 使百姓受祸害。
引《孟子·告子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 尧 舜 之世。”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都是那贪官惹祸自殃民,致使这 崑冈 失火难留玉。”
清 龙启瑞 《致曾涤笙侍郎书》:“立见其僨事,而不肯得罪於同官;即使其殃民,而不肯曲从夫清议。”
⒈ 使人民遭受祸害。。
引《孟子·告子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清·曾国藩〈王翰城刺史五十寿序〉:「福民,则我实福之也;殃民,则我实殃之也。」
例如:「祸国殃民」
1、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保佑咱们的牧守大人打败误国殃民的妖女啊….
2、台臣小人,误国殃民,天下间千里马虽多,却大都为小人所误,这也是古已如此。
3、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4、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何况有道高尼?象你这等误国殃民的奸臣人人得而诛之!
5、郭暖气得牙痒痒,浑身也颤抖了,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