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孝作忠拼音 :yí xiào zuò zhōng
移孝作忠注音 :一ˊ ㄒ一ㄠˋ ㄗㄨㄛˋ ㄓㄨㄥ
词性 :成语
⒈ 同“移孝为忠”。
引谢觉哉 《不惑集·爱父母》:“不错,封建社会曾把养父母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伦理,来抬高为封建阶级服务的‘忠君’的人造伦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⒈ 转移孝顺父母的心,来对国家尽忠。
引语本《孝经·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1、岳母励子从戎,岳飞也听从母训,移孝作忠,奔赴抗金战场,终成一代名将。
2、当国家需要臣子在忠孝两者选取其一时,“移孝作忠”被认为合理,并得到鼓励。
3、人们通常所说的“移孝作忠”正是此意。
4、"事急矣!此移孝作忠之时,吾不能将侍老母矣。
5、但尽忠不能尽孝,忠虽以移孝作忠为辞,而儿不孝之罪,总难逃于天壤矣!……伏望勿以儿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