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有法度,有文采。
⒉ 有所显示。
⒈ 有法度,有文采。
引《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郑玄 笺:“吐口言语,又有法度文章。”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
杨伯峻 注:“有章,犹今言有条理。”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并命在位,展诗发志,则夫诵美有章,陈信无愧者歟。”
⒉ 有所显示。
引《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厥之有章,不必谆谆。”
李善 注引《汉书音义》:“天之所命,表以符瑞,章明其德,不必谆谆然有语言也。”
⒈ 具有文采或条理。
引《文选·张衡·南都赋》:「容止可则,出言有章。」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斑闲赋白,疏密有章。」
⒉ 有所章显。
引《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厥之有章,不必谆谆。」
1、兵役制使我国的征兵行为有章可循了.
2、传统或习俗可以像使不知所措的女主持有章可循一样,有效地为猎手提供指导.
3、汉字书写笔顺看似复杂,实际上是有章可循的.
4、有章可循,才能更有力地说服每位职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5、在公路上立标是为了使行驶的车辆有章可循.
6、它精巧奇异,生动活泼;既有章可循,又灵活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