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憎恨,厌恶。
⒈ 憎恨,厌恶。
引《荀子·大略》:“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疏知而不法,察辨而操僻,勇果而亡礼,君子之所憎恶也。”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三》:“雍齿,上最所憎恶,羣臣共知。”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又见夜叉辈六七人,皆持兵器,铜头铁额,状貌可憎恶,跳梁企掷,进退狞暴。”
清 恽敬 《上汪瑟庵侍郎书》:“然不敢輒以干人者,或好尚不同,徒取憎恶。”
鲁迅 《书信集·致徐懋庸》:“我憎恶那些拿了鞭子,专门鞭扑别人的人们。”
⒈ 憎恨恶人、坏事。
引《管子·霸言》:「圣人之憎恶也内,愚人之憎恶也外。」
⒈ 憎恨厌恶。
引《三国志·卷四四·蜀书·费袆传》:「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
近讨厌
反怜爱 喜欢 喜爱 爱好
1、和憎恶分明的哥哥不同,总是能够冷静的看清状况,某种意义上说是比较聪明的人。
2、以“终身记者”自诩的舍我先生义正言辞,憎恶分明,真理面前不畏*贵,尽显新闻人的风骨。
3、他说:“里根总统的人生哲学是以实力求和平。我的外交政策哲理是以实力和憎恶分明的态度来求和平。”。
4、理想中的受教育者,不一定要学富五车,但要能够明辨是非,憎恶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