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例仲裁委员会。
英arbitration;
⒈ 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也叫公断。
引李大钊 《新纪元》:“虽然也曾组织过什么平和会议,什么仲裁裁判,但在那里边,仍旧去规定杀人灭国的事情。”
刘少奇 《关于白区职工运动的提纲》:“在原则上我们当然反对国民党的强迫仲裁,但是,为着争取群众斗争的胜利,对于国民党的‘调解’与‘仲裁’,在事实上我们不应该完全拒绝。”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一节:“《巴黎和约》之后, 拿破仑三世 成为当时 欧洲 最高的‘仲裁者’。”
⒈ 双方发生争执时,将争执事项交与第三者或法院进行评断裁决。
例如:「国际仲裁」、「法院仲裁」。
近评断 评议
英语arbitration
德语Arbitrage (S), Entscheidungsinstanz, Entscheidung (S), Schiedsverfahren (S)
法语arbitrage (droit)
1、时髦是仲裁者,是衡量是非的标尺。
2、仲裁人要以衡平法为依据,法官要以法律为准绳。亚里士多德
3、文章比较并分析了两岸仲裁法律制度的异同,以求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推动两岸仲裁合作的发展。
4、在中国,仲裁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仲裁委员会主持进行.
5、但没有一个个案是容易解决的,仲裁中总有症结.
6、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