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朴实;古朴。
例形式拙朴。
拙朴的古陶器。
英austere;
⒈ 见“拙朴”。亦作“拙朴”。质朴,真率。
引《梁书·儒林传·崔灵恩》:“性拙朴,无风采,及解经析理,甚有精致。”
《南史》作“拙朴”。 五代 齐己 《山中答人》诗:“故人怜拙朴,时復寄空林。”
清 阮元 《与友人论古文书》:“若谓前人拙朴不及后人,反覆思之,亦未敢以为然也。”
《新华月报》1962年第3期:“严格说来, 北魏、西魏 都富于肆野、夸张的格调,不过 北魏 显得拙朴,而 西魏 比较飞动。”
⒈ 朴实、率真。
例如:「画家用拙朴的笔触,描绘农村田园的美景。」
1、 苗族民间剪纸图案体现了一种拙朴美的意蕴,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
2、 郑晓沧是中国近代学贯中西的教育家,他的诗作清和拙朴一如其人。
3、 综合象义为1:憨厚、拙朴、率真、耿直、忠贞、义气.
4、 图中拙朴、原始的木雕,正是学员的得意之作。
5、 为避免洪涝和盗匪的侵袭,建起了风格拙朴的迎龙楼,该楼是广东开平碉楼中最原始、最古老的碉楼,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