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危害严重的行为。
例罪恶累累。
英crime; evils; guilt;
⒈ 指犯罪的行为。
引《公羊传·昭公元年》:“以亲者弑,然后其罪恶甚。”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訶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宋 苏轼 《赠钱道人》诗:“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棘闱志异》:“吾平生无昧心事,唯任某县令时,曾受贿二千金,寃杀二囚,为大罪恶。”
⒉ 指坏事,错事。
引《朱子语类》卷七十:“大凡小人做了罪恶,他心下也自不稳当,此便是包羞之説。”
⒈ 触犯律法、伤害他人或违背良心行为。
引宋·苏轼〈赠钱道人〉诗:「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
近罪孽 罪戾 罪行 罪责
反正义
1、 此人本是妖种,已入邪教,将来罪恶贯盈,自有人去收拾他。
2、 今傕、汜二贼罪恶贯盈,臣有精兵二十余万,以顺讨逆,无不克捷。
3、 二生所告,本院久知此人罪恶贯盈,但彼奸谋叵测。
4、 今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
5、 你主帅罪恶贯盈,理应自作自受。
6、 昔日公说布使杀丁建阳而投董卓;今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