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

用阳奉阴违造句

阳奉阴违造句

1、小李是个阳奉阴违的小人。

2、公务人员应该依法行事,不可阳奉阴违

3、对于上级指示,我行我素,甚至阳奉阴违,必然会犯错误。

4、对于学校的规定,他一向阳奉阴违,也难怪会被记过。

5、阿密阳奉阴违地一直缝到黄昏。

6、我们应澈底执行上级的命令,不可阳奉阴违

7、他对教练的话阳奉阴违,以致于战术运用一团糟,令大家气愤不已。

8、他这个人就是这样,总是阳奉阴违表里不一

9、一个名叫费蒙维尔将军的人,对总统的指意都是阳奉阴违

10、他这种阳奉阴违的做法,迟早会东窗事发

用“阳奉阴违”造句 第2组

11、你这个阳奉阴违的小人,我以后再也不会和你打交道了。

12、那些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人,肯定没有好下场。

13、有些地方官员对上级政策阳奉阴违,真该杀头!

14、当受到压力时我本能地选择妥协和顺从,宁肯采取阳奉阴违的手段也不挺身站出来说不!因为我从没被人说服过,所以也懒得去寻求别人的理解。人都是顽固不化自以为是的,相安无事的惟一办法就是欺骗。

15、为了取得经理对他的信任,有时也不得不采用阳奉阴违的手法。

16、这个人一贯阳奉阴违,满肚子的男盗女娼,群众最愤恨他了。

17、下属对上级的命令要确实执行,绝不容许有阳奉阴违的情形发生。

18、我最讨厌那些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势利小人。

19、蒋鼎文和汤恩伯对统帅部的命令是阳奉阴违,又畏敌如虎,怎么可能主动出击!

20、有的即便已然吸*,仍然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阳奉阴违,实在可恶至极。

用“阳奉阴违”造句 第3组

21、奥巴不仅在林丹汗面前阳奉阴违,面对大明朝廷更是首鼠两端

22、更令人心伤的是自己兄弟皮里阳秋,阳奉阴违,为一己之私,置整个社团于不顾。

23、最后,要防止电信运营商阳奉阴违

24、开发商阳奉阴违周末推盘数“打折”。

25、得知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径后,她急匆匆地责问他:“你为什么阳奉阴违?”。

26、2是一种态度,任凭别人冷嘲热讽,我自岿然不动;2是一种善良,任凭别人阳奉阴违,我自真语真言;2是一种精神,任凭别人唉声叹气,我自乐观对世;2是一种淡然,任凭别人你争我夺,我自。

27、在困难面前,我只会一往无前,而不是知难而退;在成功面前,我只会一笑而过,而不会居功自傲;在朋友面前,我只会以诚相待,而不会阳奉阴违;在竞争对手面前,我只会尊重诚恳,而不会暗箭伤人

28、第一件事,本宫令谕,以后角蝰蛇人一族不许肆意剿杀人族之人,这也是我答应过谢道友的,诸位长老返回各自部落要担起督导之责,阳奉阴违严惩不贷!

29、我还以为是个铮铮不屈的汉子,没想到只会阳奉阴违,狼狈为奸!“哎,我说,黑老大,你能不能少说几句。

30、一直以来,关于“提速降费”,都有“运营商阳奉阴违”或者“大打折扣”的声音萌发,现在“流量疑云”又添质疑“样本”。

用“阳奉阴违”造句 第4组

31、经此次训诫之后,仍敢阳奉阴违,将来科道参奏,或经朕别有访闻,除本员照例从重治罪外,定将该督抚严行惩处,决不宽贷。

32、我们党决不允许结党营私、培植亲信、拉帮结派;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另搞一套、阳奉阴违

33、可有不少地方官却阳奉阴违,欺上压下,目无法纪,令人触目惊心

34、即便他们此时嘴上不说什么,心中难免产生嫌隙,以后真要用他们时,也难免阳奉阴违,尾大不掉

35、时来运是一个阳奉阴违的人,他在西官村一边树立伟人像,倡导一大二公,一边搞封建迷信。

36、秦始皇痴心妄想,一味想着长生不老,哪里想得到徐福只是曲意迎合,阳奉阴违,从中赚的财宝逍遥快活而已,而他最终只能落得病死沙丘的凄凉结局。

37、做到正直、正气、正派,办事公正、讲求原则,不阳奉阴违、不拉帮结派、不迁怒、不诿过、不伐善,自觉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

38、对于一支队伍,执行纪律不严明,就不可能有战斗力;对政令阳奉阴违,就会使决策徒陈空文。

39、此时见得孟大帅如此不念旧情,双方自然渐行渐远起来,再有什么命令,也是阳奉阴违,不那么好使唤了。

40、也难怪庞修德不敢在其面前阳奉阴违,反而像只哈巴狗似的鞍前马后的效劳。

用“阳奉阴违”造句 第5组

41、显而易见,以策武镇丘海棠为主要负责人的一行人调查办理*访事项工作中阳奉阴违、推诿、敷衍、拖延、欺上罔下和态度不端正反而办阴假案。

42、“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之习,皆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

43、国民政府三令五申的强调全民抗战同仇敌忾,可是各地官僚军政要人,为一己之私,保存实力,阳奉阴违,消极备战。

44、这种极不光彩、不上台面的做法,既是对储户利益和知情权的侵犯,也是对国家有关政策阳奉阴违

阳奉阴违的解释

阳奉阴违[yáng fèng yīn wéi] 阳:表面;奉:奉行;遵守;阴:背后;暗里;违:违背。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明 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名去实存者,断以白简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