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

用渎职造句

渎职造句

1、 因为渎职,他被撤职了。

2、 干部严重渎职,构成犯罪的,要交司法机关处理。

3、 厂长因渎职,被公安局收容,弄得声名狼藉

4、 做好林业渎职犯罪预防工作是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5、 实践中检察机关由于职权缺位和职权弱化等原因,造成渎职侵权犯罪查办和惩治不力。

6、 近年来,税收违法现象十分突出,这与税务人员渎职犯罪具有密切关系。

7、 在把机密文件交给新闻界之后,他就因严重渎职而被解职了。

8、 渎职犯罪主体特殊、职位升高、涉及面广、隐蔽性强、错综复杂,难以查处。

9、 对徇私的性质和地位,认为徇私是徇私舞弊渎职犯罪的犯罪动机且为主观构成要件。

10、 本文仅从渎职罪的认定入手,对渎职罪认定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用“渎职”造句 第2组

11、 要通过落实专项活动,加强工作机构建设等措施,实现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12、 司法实践中可将涉林渎职犯罪的“前案”,即盗伐林木罪或者滥伐林木罪中“数量巨大”的标准,作为涉林渎职犯罪中“遭受重大损失”的衡量标准。

13、 徇私枉法罪是典型的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

14、 渎职罪犯罪构成理论既是刑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司法实践中争议非常大的问题。

15、 巴尔博亚被指控在保存档案方面犯有渎职罪.

16、 审计结束后,发现了不规范操作,市长因渎职受到控告.

17、 有效遏制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发生和蔓延,必须采用规制、监督、引导和惩治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对其进行综合防治。

18、 汉律对于司法官吏渎职罪的规定,贯穿于刑事司法的各主要环节。

19、 产科医生必须支付很高的渎职保险费.

20、 第三,论述了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认定中的几大疑难问题。

用“渎职”造句 第3组

21、 查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是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定职能。

22、 权力用在为人民服务上是天职,用在立党为公上是尽职,用在碌碌无为上是失职,用在谋取私利上是渎职

23、 权力用在为民服务上是天职,权力用在立党为公上是尽职,权力用在碌碌无为上是失职,权力用在谋取私利上是渎职

24、 如对严重违反某项法律的,对以权谋私恣意妄为的;对有重大失误、渎职行为的;对申诉有理、控告有据的重大错案顶着不办的,可依法组织质询或组织特定问题调查。

25、 要明确各个工作环节、岗位人员的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对失职渎职行为严格追究责任。

26、 哈萨克斯坦公诉人说他正在起诉前任地区卫生长官和他的两个副手,因其犯有显而易见渎职罪。

27、 秦汉时期,最高统治者已开始用法律形式规范司法官吏的职务行为,对他们在司法活动中的渎职或枉法等职务犯罪行为加以严厉惩治。

28、 为此,必须改革对行政执法机关的考核办法,变以罚没款为主要内容为对失职渎职为主要内容的考核。

29、

30、 在许多发达国家,社会上的不满情绪可以通过民主选举的渠道得到释放,人们可以通过选举罢免不受欢迎或有渎职行为的官员。

用“渎职”造句 第4组

31、 2005年,各级反渎职侵权局的挂牌,意味着反渎职侵权将被放在与反贪污贿赂同等重要的位置。

32、 两名911接线员被发现因渎职而使丹妮丝?李惨剧上演,其中一名被罚无薪停职60小时,而另一名只罚了36小时。

33、 贪污贿赂罪、渎职罪的社会危害性,特别是其政治危害性、精神危害性,在刑法分则体系中均居于前列。

34、 关于渎职罪因果关系,对玩忽职守型和滥用职权型渎职犯罪的因果关系的司法认定进行探讨。

35、 与之前的治黄大吏不同,林则徐做事认真,严谨务实;他痛恨渎职,对此类人等严惩不贷

36、 职务经济犯罪在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危害性也最大。

37、 笔者在从事反渎职侵权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对司法类渎职犯罪主体认定的争议。

38、 因严重失职渎职,贵州瓮安两名官员被建议免职。上周末,一名少女的意外身亡在当地引发群体性暴力抗议事件。

39、 近年来,有关渎职罪的研究文章鲜见于篇,在渎职罪的认定和处罚上都还存在着诸多未见深入的地方。

40、 据此,探讨渎职犯罪的被害人存在的可能性和特殊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用“渎职”造句 第5组

41、 法官裁定为无效审判,并以严重渎职为名传讯了检察官。

42、 玩忽职守罪是渎职犯罪的一种,其社会危害性相当严重。

43、 涉税渎职犯罪,严重破坏国家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44、 通过对北京市、湖南省、广东省、云南省等地的重点调研,总结了全国林业渎职犯罪的基本特点和成因。

45、 这种渎职行为如属一次偶犯尚可推诿于一时的冲动.

46、 在客观方面,对渎职犯罪行为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类型、渎职犯罪结果、渎职罪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

47、 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严重失职渎职,甚至徇私舞弊

48、 从理论上讲,债权人或渎职诉讼是受到威胁的.

49、 发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责任制不落实,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漠、失职渎职

50、 那您既然能找到它们栖身的海市蜃楼,干啥不去抓它们,您身为新晋鬼差,知情不举,有鬼不拘,这是渎职啊。

渎职的解释

渎职[dú zhí] 渎职 (汉语词语)是指专业服务者(例如医药人员)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或者行使职权过程中,玩忽职守(Negligence)、滥用职权或者徇私舞弊,导致伤害或损失,致使国家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通常原告必须提示被告在专业领域接受的标准下出现失误,在二十世纪晚期,愈来愈多的医师、律师、会计师及其他专门技师,在渎职诉讼案中成为被告。(法律词语)